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火炬传承·红色财智”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
7月7日至18日,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火炬传承·红色财智”实践团赴泾阳县开展了一系列以传承红色财经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乡村、纪念馆、社区等地,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学习、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挖红色财经文化内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的时代担当。
7月7日至8日,实践团前往泾阳县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成员们重点了解青训班时期的财务工作历史,围绕早期革命根据地财务制度的建立、财务票据的使用与管理,以及如何在艰苦环境下保障财务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等问题与讲解员进行深入交流。
7月9日至10日,实践团走进泾阳县茯茶小镇与龙泉公社。在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成员们从讲解员的介绍中,了解明清时期陕商茶票、账册所体现的与红色财经理念一脉相承的智慧;在博物馆茶社,成员们还围绕“从茯茶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财经智慧”展开研讨。在龙泉公社,工作人员讲述了公社创始人“为民谋利、实干兴邦”的故事;安吴镇妇联工作人员在家风馆,将红色财经文化中“廉洁奉公、勤俭创业、心系群众”的内核融入家风传承进行讲解。
7月11日,实践团奔赴阴郭村。成员们与村委会工作人员就红色财经文化展开交谈,从村里不同时期的财务管理、资金筹集与使用等故事中,直观感受到红色财经文化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参观村史馆时,通过党费收据、民办教育经费筹集记录等资料,成员们进一步感悟红色财经文化。阴郭村村委会为实践团开具表扬信,肯定其实践意义。
7月14日,实践团再次奔赴安吴村。成员们走进安吴村村委会和村史馆,进一步了解到红色财经文化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引领村民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的历程,体会到其在凝聚共识、推动发展中的持续影响力。
7月15日,实践团采访了一位90岁的老党员。牛绍莲老人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的红色财经故事,他将每月6元津贴攒下供弟弟妹妹读书,其朴素的行动是红色财经文化的生动注解。老人还唱起红歌,拿出坚持十几年的练字本,让成员们深受触动。实践团成员还与村委会主任一同慰问了牛绍莲、吴民强两户党员家庭,送上慰问品。
7月17日至18日,实践团携手枫林绿洲社区,为小朋友们带来“红色财经故事+非遗竹编画”主题活动。志愿者化身“红色讲师”,用生动故事讲解红色财务文化;非遗竹编画体验环节中,孩子们制作出带有革命符号的作品,让红色印记在心中扎根。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火炬传承·红色财智”实践团成员对红色财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他们将继续探寻红色财经文化的时代价值,创新传播形式,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下乡”使命,让红色财智的火炬代代相传,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许嘉欣 陈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