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

风采|彭荣威:返乡赤子点燃乡村产业振兴之火

  • |
来源:和谐陕西网 作者:彭佳芝 赵梦莹 发布时间:2025-08-11 18:01:43

  盛夏时节,走进青山环抱的白河县冷水镇三岔村五组,便听到了此起彼伏、充满生机的鸡鸣声,放眼望去,一座座标准化的鸡舍整齐排列,成群结队的土鸡在葱郁的林木下悠闲踱步,或低头啄食林间天然草籽昆虫,或追逐嬉戏于树荫之中。在相距不远的秧田村一组山坡上,新建的生鸡屠宰场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示着这条从“农场”到“餐桌”的链条即将完整贯通。


  眼前这一幕幕产业兴旺的美景,得益于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彭荣威,正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家乡的发展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务实投资铺就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情系桑梓,游子携梦归巢筑基业


  前几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彭荣威每次回乡,总被家乡的宁静美好与亟待发展的潜力深深触动。尽管在外打拼多年,他始终心系家乡父老,那份让故土焕发新生的责任感日益强烈。“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乡亲们守着好资源,致富的路子却不够宽。”如何将外面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资本带回来,真正激活这片土地的潜力,成为他反复思考的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彭荣威发现本地及周边区域对高品质禽肉的需求持续增长,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及配套加工环节却存在明显短板。“建设标准化养鸡基地,延伸产业链,打造集养殖、屠宰、冷链于一体的闭环链条,才能让产业走的更持久。”一个清晰的蓝图在他心中逐渐成型。2023年初,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发展家乡的决心,彭荣威毅然回到冷水镇三岔村,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发展养鸡产业。


  实干兴业,养殖产业发展初显效


  决心易下,创业维艰。起初由于经验缺乏,土地流转、基础设施配套、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各种难题接踵而至,但彭荣威始终没有放弃,身上那股迎难而上的韧劲反而被彻底激发。他白天奔波于田间地头沟通协调,深夜钻研养殖技术,常常在鸡舍中忙碌至凌晨四点。


  “鸡苗品种、饲料配比、防疫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最终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必须做到最优。”这是他对自己以及产品的严格要求。正是这份执着与坚持,最终浇灌出丰硕的果实。短短半年时间,投资近50万元的标准化养鸡基地一期工程顺利竣工,4座标准化养鸡大棚在山林间拔地而起。“我们采用林下养殖和批次化管理模式,土鸡平时以山间的青草、嫩叶、昆虫等为食,为了保证肉的品质,还专门请了2位村民定时投喂,养殖出来的鸡肉质鲜美、口感细腻,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据彭荣威介绍,养殖场年可出栏优质肉鸡达12000羽,日均稳定供应优质肉鸡约33羽,有效填补了区域规模养殖的空白。


  “养殖场的建成,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本地村民创造了十余个稳定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真正激活了三岔村的内生发展动力。”三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耀华说道。


  乘势而上,延伸产业链条谱新章


  养殖场的成功投产运营,让彭荣威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单一养殖的附加值有限,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薄弱,要真正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更多乡亲增收,必须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建立属于自己的加工厂和品牌渠道。”2024年初,彭荣威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继续投资、选址,启动建设生鸡屠宰场,推动商品鸡屠宰、仓储、加工、物流等一体化发展。


  历时10个月,占地2700平方米的屠宰场已建成,整洁的办公楼及厂房、宽敞的加工车间、完善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加工车间内,符合卫生标准的现代化屠宰流水线、分割操作台等设备已全部安装就绪,几名工人正在忙着调试,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屠宰场正式投产运营后,不仅能实现对自养肉鸡的即时、就近、标准化屠宰加工,还能满足全镇养鸡大户肉鸡的屠宰,保证产品从源头到处理的全程新鲜与安全可控,更能显著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冷水镇镇长邱忠山说道。


  沃土生金,多方合力协作育硕果


  当了解到彭荣威有建设生鸡屠宰场的意向后,冷水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实地查看指导,协助完成土地审批等手续。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镇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彭荣威到湖北省襄阳市考察风干鸡项目,并积极联系对接有成熟销售渠道的在外创业能人,签订销售协议,开拓省外市场。“家乡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意识,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也坚定了我持续投入的信心和决心。”彭荣威由衷地觉得,养殖场和屠宰场的成功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帮助和扶持。


  据了解,从项目前期对接到如今的落地投产,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积极行动,将其列为重点跟踪服务对象,专门指定服务专员,在指导选址、协调用地、手续办理、督促建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保姆式”服务。“政府专门安排了一名人员对接服务,建设过程中主动询问我的需求,帮助解决用工、水电等困难,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彭荣威充满感激的说道。


  谈及未来,彭荣威目光坚定而充满期待:“我计划在屠宰场稳定运营后,进一步探索发展冷链物流配送,并逐步尝试品牌化运作,将更多安全、优质的禽肉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彭荣威返乡发展养鸡产业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背景下“金凤还巢”、反哺桑梓的动人乐章。现如今,越来越多像彭荣威一样的乡贤人才回到家乡,利用他们的优势资源,积极主动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希望、注入了新活力。(彭佳芝 赵梦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